26822011-11-29 14:29:45
一、为了投资方需求而设计 建筑师缺乏话语权
“在某些特定环境和特殊文化背景中,建筑的象形化手法是一种不错的表达方式,可以带来丰富的人性情怀与文化感触。但是,也有一些并不适当的、生搬硬套、为型而形的模拟手法就只能是一种笑料了。”这是四川宜宾五粮液酒瓶楼入选中国十大最丑陋建筑的原因。可能对于企业来说,这样的建筑可能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,毕竟让大家记住了这个楼,这个品牌,但是楼的存在对于酒的本质,酒的口碑没有任何的影响。但在笔者看来,这却是建筑师缺乏话语权的最好例证。
对于设计师来说,设计的作品不能够被投资方所接受,必然也不能被建造。最后的结果还是设计师妥协,并让自己的观念跟着业主的脚步走,设计师的设计仅成为了一种以专业自居、满足业主某种需要的服务。这样做的后果之一就是五粮液酒瓶楼们的出现。一名好的建筑设计师,不仅要懂得根据投资方的需求去设计作品,并要了解怎么去说服投资方赞成自己的设计。
二、投资方“非洋不取” 建筑师跟着西方建筑流行走
库哈斯的央视大楼、扎哈的广州歌剧院、SOM的国贸三期和上海金茂大厦,赫尔佐格与鸟巢、PTW与水立方、安德鲁与国家大剧院……当人们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建筑近九成都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,在中国建筑师集体失语时,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对投资方“非洋不取”的无奈。因为建筑的招标结果每每是国外建筑机构更占上风、金发碧眼更具说服力。即便其建筑造型怪异、耗资巨大、结构安全引发争议,甚至与当地风土人情、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匹配,也丝毫没有影响。
国内的特大城市以及一大部分城市的高端市场,基本上被西方建筑师所“占领”,中国的建筑师开始追着西方走,于是各种各样的“洋建筑”充斥大江南北。中国有句老话,“三里不同风,五里不同俗。”北方的建筑与南方的建筑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,但是现在,中国却面临着“千城一面”的尴尬。
年过七旬的程泰宁院士对于这种现象做过深刻的表述:“其实这是当前出现在中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,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同质化、西方化,才是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。”并称这种“追着西方走”的现状是对中国文化缺乏自觉与自信。
三、浮躁的投资方和浮躁的设计师
不管是做建筑设计还是其他的设计,都需要设计师仔细认真,去现场充分调研,一遍遍地修改,才能得出一个完美的方案。时间、细心和耐心是完美设计的前提。
在地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,浮躁的地产商也在与时俱进的要求“中国速度”。房子好卖,所以效率高,才能多卖房,一个图纸三个月,市场机会又错过了多少?!所以,他们又怎会给设计师们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做好建筑节能设计呢? 于是,当外国设计师们仔细认真地做中国设计图纸时,中国的设计师们正在发挥特有的“中国速度”:外国设计所需要三个月拿出来的图纸,中国设计师事务所只要2个星期。甚至有的设计师交出了设计图纸,却从未到过施工现场。
建筑业的健康良性发展,需要投资方和设计者共同携手合作,以投资方为主导的建筑业注定不会有长足的发展。